? 挖掘機忙著挖填泥土,旋耕機跟在后面來回翻耕,被野草覆蓋的撂荒地隨即變得平整松軟,隨后,一群扛著鋤頭等農具的村民開始忙碌起來,平地、起壟、鋤草、拉線、播種……機械的轟鳴聲在山間回蕩,一幅忙碌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。這是4月6日記者在達川區堡子鎮聽包場村、尖山村及大堰鎮盧崗村看到的情景,也是達川區整治撂荒地及大豆擴種的一個縮影。
春耕如詩,大地如畫。隨著氣溫回暖,達川區正在全力開展撂荒地整治及大豆擴種,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。
撂荒地變成致富田村民增收笑開顏
“這里原來是一片撂荒地,現在通過土地整改,把原先的小田變成大田,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。我們每天過來干活,既可以掙點工錢補貼家用,還有分紅及土地流轉費……”4月6日上午,在聽包場村撂荒地整治現場,60多歲的村民李大娘正左手拿著扁鋤挖坑,右手嫻熟地播撒大豆種子,看到記者在采訪拍照,她停下手中的活笑呵呵地說。撂荒地整治能切實增加村民及村集體的收入,村民們聚集在一起干活也很開心。
“原來這片地是撂荒地,長的茅草有人那么高?!甭牥鼒龃妩h支部書記趙子林說,為抓好撂荒地整治,在鎮黨委、政府和區農業農村局的推動下,村黨支部決定讓撂荒地重新變成良田。為了規范管理,該村的撂荒地先統一由村委會組織人員先行復耕,再轉租給種植大戶或由村集體統一管理,既讓村民得到租金(流轉費),又便于實行規?;N植,也讓留守的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掙錢,村民們都很認同這種方式。
尖山村黨支部書記張素萍告訴記者,該村僅在山梁上(小地名)就整治撂荒地200余畝,轉租給種植養殖企業或大戶,留守勞動力不僅可以在家門口務工掙錢,每年還可以分得流轉土地的租金。
多措并舉整治利用分類盤活撂荒地
怎樣防止復耕的土地再次撂荒?堡子鎮人大主席徐志杰告訴記者,為有效遏制耕地再度閑置,該鎮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,對閑置的土地進行分類盤活利用。實行“三級抓”管理模式,建立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、分管領導包片抓推進、村干部具體抓落實”的責任機制和“一日一調度、一周一通報、一月一總結”的工作機制,做到任務到底、責任到人;采取“四個一批”(農戶復耕一批、規模流轉一批、委托代管一批、集體助耕一批)措施,快速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;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優勢,集中復耕復種農戶不愿復耕的撂荒地,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;采取“種養+”融合發展模式,發展生態循環農業,提高撂荒地的利用效率;采取“公司+大戶+集體”模式,增加撂荒地的經濟收益,提高農戶復耕復種的積極性。
據介紹,目前堡子鎮已整治撂荒地1080畝,超額完成任務180畝,其中100畝以上撂荒地連片整治了4片。該鎮今年計劃擴種大豆、玉米2100畝。
“我們鎮盧崗村在整治撂荒地時,還喊出了‘弘揚南泥灣精神’的口號……”大堰鎮副鎮長劉秀告訴記者,該鎮在整治撂荒地的過程中,采取廣泛宣傳、摸底調查、分類處置、綜合施策、技術服務等一系列措施,并采取了“四個一批”(農戶認領一批、黨員開墾一批、業主流轉一批、集體兜底一批)復耕復種措施,充分發揮一切力量作用,精細化推進撂荒地整治,提高復耕復種效率及農戶的收益。
截至目前,大堰鎮已完成撂荒地整治700余畝,完成大豆玉米復合種植1160畝,還有180余畝正在準備播種。
全年整治撂荒地2萬畝擬種大豆7.3萬畝
記者從達川區農業農村局獲悉,截至目前,該區已整治撂荒地12000余畝,計劃全年整治面積達2萬畝。
在大豆擴種方面,該區科學規劃,編制出臺了《達川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方案》,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擴種面積4萬畝的目標任務分解到22個鄉鎮(街道),擬帶動全區大豆種植7.3萬畝以上,并實行清單管理,區、鄉鎮畫好大豆種植布局圖、建立大豆生產臺賬,在萬家、大樹、南岳和石梯、石橋等鄉鎮分別建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各1個,示范片面積共3000畝以上,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攻關點3個共600畝;在石梯鎮建高粱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1個、面積5000畝,確保玉米(高粱)不減產、增收一季豆;在石橋鎮威武寨村、管村鎮龐家村及管村——石橋公路沿線、南岳——大樹——萬家公路沿線,適宜間作大豆的幼齡果園建間作大豆示范片5000畝以上;在平灘、景市、百節建烏梅大豆萬畝示范片1個、面積10000畝;在“南大萬”十萬畝現代糧油園區內田埂上示范種植大豆2000畝,其余鄉鎮3000畝。
為確保完成擴種任務,該區強化種子保障、農具保障及技術保障。截至目前,全區已投入資金300余萬元,引進與間種播期和收獲期相適宜的“中黃39”“南豆24”兩個優良品種,免費為家庭農場、種植大戶、農業園區等發放大豆種子130噸、技術資料10000余份;對全區范圍內所有農具進行統一調度;多次對200余名鄉鎮分管領導、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及農技人員進行專業培訓;成立4個包片專家組,安排251名農技人員駐村蹲點開展技術指導服務。同時,為調動廣大種植戶的積極性,該區還專門制定了激勵措施,擬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分別對集中整治撂荒地面積達10畝以上、種植大豆面積達10畝以上的大戶、家庭農場、專業合作社、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獎補。(羅烽烈 桂丹倪 李彥)